S.T.E.A.M. Day
Event

培養善解人意孩子的方法

父母通常將同理心視為一種經過訓練的技能或能力。實際上,同理心由各種過程組成,包括:

  • 情感同理心:分享他人感受的能力
  • 認知同理心:從另一個人的角度看待情況的能力,同時推理和評估對方的需求。
  • 能夠根據同情和關懷的感覺來採取行動,以安慰對方。

 

培養較強的自我調節能力

正向的教育方式

正向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敏感和積極反應 – 這會帶來安全的依戀。有安全感的孩子更有可能承擔情感風險,因為他們相信他們的父母會支持他們。這包括與需要同情的人交往,幫助分擔他們的情感負擔。

 

調節負面情緒

能夠調節負面情緒的孩子通常更有同理心。

學習調節負面情緒的過程,包括理解負面情緒發生的原因和適應它們的方式,並對其感到滿意。更好地了解他們的情緒轉化為更高級的認知同理心(理解他人感受和觀點的能力)。

 

區分羞恥和內疚

同理心的作用因環境而異。讓我們想像一下你的孩子的朋友受傷和哭泣的情況。如果你的孩子沒有給朋友帶來痛苦,他們可能會同情並幫助他們。相反,如果你的孩子造成了朋友的痛苦,他們的自我意識和內疚感會抑制他們的同理心。

在這些情況下,父母需要瞭解內疚和羞恥之間的界限。內疚和羞愧對同理心的影響非常不同。內疚感使你的孩子反思他們的錯誤行為,並激勵他們做出建設性的回應(通常是同情)。相比之下,羞恥感把你的孩子描繪成一個「壞」人,引發一種無助感,而這種無助感不會激發建設性的行為。更糟糕的是,羞恥感會讓我們變得咄咄逼人,大發雷霆,行為冷漠地行事。

 

情感同理心與認知同理心

同理心通常被認為是分享他人感受的能力。雖然這在技術上是正確的,但分享強烈的感情會導致更普遍的困惑和缺乏方向。認知同理心 – 從他人的角度看待事物並評估他們的需求的能力 – 是一種更冷靜和合乎邏輯的方式來決定您如何幫助他人。認知同理心可以透過遊戲訓練出來,這些遊戲需要孩子思考他人的感受。

預約參觀校園 聯繫我們 我們的地點